暖咖色的建筑立面、海军蓝白相间的楼道、焕然一新的绿化……最近,汶水东路690弄小区在经历了品质提升改造工程后,宛如一幅全新画卷。这座老旧小区经过10个月的系统性改造后,探索出“军地协同、军民共建”的城市更新路径。
汶水东路690弄小区东临凉城路,南接汶水东路,由海军相关部门自主管理。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总建筑面积41313平方米,共有24幢多层住宅。随着时间推移,小区内设施老化、功能缺失、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,迫切需要通过系统性改造重焕生机。
随着立项文件在2024年8月正式获批,改造工程正式开始。此次改造涵盖房屋修缮、基础设施更新、智慧社区建设、军事文化植入四大板块,同步推进煤气管道更新、雨污分流改造、停车系统优化等民生工程,打造“功能完善、安全宜居、绿色低碳”的现代化居住社区。
小区还通过五轮“军地联合踏勘”模式,累计收集官兵及居民意见建议327条,针对性制定“一揽子”解决方案,实现24幢住宅楼的硬件升级。
经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联合会议,安全筑基、雨污分流和绿色转型等工程项目成为重中之重——工程全面检测房屋结构安全,建立渗漏隐患数据库,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与水性环保涂料构建立体防渗体系,彻底解决屋面渗漏难题。
小区还新建了雨水立管186米,改造地下管网3.2公里,实现雨污分流。同时小区实施人车分流改造,增设智能道闸与立体停车设施,通行效率提升40%。
此次改造中还在实施平改坡的过程中融合光伏发电项目,年均发电量达42.8万度,减排二氧化碳338吨,探索“清洁能源+军事文化”特色运维模式。
而在景观设计方面,巧妙提取海浪与舰船元素,将健身步道打造成波浪形态,海军主题浮雕墙和退役武器装备陈列区生动再现了海军发展历程,让军事文化可触可感,成为居民拍照打卡的新地标。
据悉,在汶水东路690弄小区品质提升工程中,虹口以多项创新工作方式,探索“军地协同、多元共治”的工作体系,创新建立“三位一体”治理体系,建立了由“房管部门牵头、部队单位协同、属地街道配合”的联动机制,成立专项工作组,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,统筹解决施工协调、历史建筑保护等难点堵点。同时,首创的“监理+部队代表+居民监督员”三方监管模式,将质量管控、进度管理、资金使用纳入全过程管理,确保过程阳光透明。
看着焕然一新的楼顶,65岁的居民王阿姨说:“多亏了这层‘防水’让我们全家告别了15年的雨季焦虑,真是‘忧居’变‘优居’。”
随着汶水东路690弄品质提升改造工程竣工,这座承载着官兵记忆、浸润着海军精神的家园,以“功能完善、文化彰显、智慧赋能”的新姿态,为城市更新提供“虹口样本”。
原标题:《“忧居”变“优居” ,探索“军地协同、军民共建”城市更新路径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